玩金融的人,為什么后來都被金融玩了?
1
今天的文章,先從一則社會新聞說起。
2020年6月一天凌晨,大連海星灣大橋上發生一起悲劇,一家三口從橋上墜入海中。
據近日的中國庭審網獲悉,該案中的鄭某偉先是殺害女兒,之后開車跟妻子一起前往星海灣大橋、將女兒尸體扔下大橋后,夫妻倆再跳橋自殺。后其妻子遺體被發現,鄭某偉幸運被救起、自殺未遂。
幸福三口之家,何以釀成如此悲劇?從鄭某偉的庭審記錄中,我們終于窺得緣由——高負債、高杠桿之下的“金融投機”。
據鄭某偉稱,自己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自由職業,“玩金融”。比特幣是他的主要投資項目,為此賺了不少錢,身價直逼千萬。后因比特幣價格下跌,動用了資金杠桿的他在6月初已虧2000多萬。
資金杠桿來自于父母的400萬、岳父母的50萬、親友們的大筆借款及自己多年的積蓄。因不堪壓力,選擇殺害女兒后再夫妻倆自殺。
這是一個極端少有的個案,但其中的一些邏輯不得不引起警惕。
尤為引人注意的一點是,鄭某偉自稱“玩金融”…玩什么樣的金融、怎樣的玩金融,才會把一家人的性命都玩進去了?
這些年,“金融”二字已被濫用了。不管是真金融還是假金融、也不管跟金融到底有沒有關系,反正一跟錢沾邊都高大上的自詡為“做金融的”。
做證券經紀業務的銷售,說自己是做金融的;
賣股權私募的業務,說自己是做金融的;
就連沒多少技術含量的貸款中介,也會說自己是做金融的;
游走于法律灰色地帶的民間借貸(如早已崩盤的擔保理財),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…嗯,“俺是做民間金融的”。
如果這些還能跟金融沾那么一點邊的話,有些自稱“玩金融的”則讓人哭笑不得。
以項目投資的名義的搞資金傳銷、以外匯/期貨/原油/郵票卡等交易的名義搞資金盤、以發行空氣數字貨幣的名義非法集資…他們也都稱自己是“做金融的”。
在一定程度上,金融已被這些人玩壞了,“金融”已近乎等于詐騙。
這些打著“金融”旗號的金融詐騙,我們這里就不贅述了,其實真正的金融是高風險和高收益并存的、同樣是稍有不慎就虧掉身家性命。
金融是什么?金融創新是什么呢?
2
關于金融和金融創新,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不同的解釋,但我的理解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。
第一是把不能賣或不能輕易賣掉的資產,通過一些操作輕易的賣掉、籌集到錢;第二是沒有錢時,通過一些操作借到錢、籌集到更多的錢。
前者表現為資產證券化,把難以出售的資產打包做份,降低交易的難度及購入的門檻,后者表現為加杠桿,融入更多的錢、借入更多的錢、撬動更長的杠桿,最終把資產泡沫吹大。
一棟房產很難出售,一是稅費高、二是交易時間長、三是過戶手續非常麻煩…更重要的是沒有多少人能拿出買一棟樓的錢啊。
怎么辦呢?資產證券化啊…MBS來了,把這棟房子資產打包裝入一個基金池當中,之后把基金按份出售……你持有一份MBS基金,相當于持有這棟房子的一個很小份額。
就這樣,在金融的操作下、流動性差的整棟房子其流動性迅速提高。
除了房產外,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外放貸的債權(比如房貸)、二房東長租公寓的租金受益權、持有的股票/債券的受益權…都可以打包做份對外出售,此為資產證券化的另一種形式——ABS。
如果手里資金有限或者就沒錢,如何購入資產或者發展事業呢?借助金融的力量借錢、融錢、加杠桿啊。
普通人最容易接觸到的金融加杠桿就是貸款買房,如何讓買房的杠桿再高些呢?首付分期加一截杠桿、二手房高評高貸加一截杠桿、零首付買房再加一截杠桿。
長租公寓如何讓業務盡快做大呢?加杠桿啊。融投資人的錢、借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錢…還可以預收一年的房租——租客一下子拿不出一年的房租,就讓租客去借貸加杠桿。
證券化和加杠桿是金融、金融創新的主要特征,也因此會積累大量的風險。蛋殼等長租公寓的風波來自于加杠桿,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則是資產證券化和加杠桿合力的結果。
最近這些年,中央一直在金融嚴監管、金融去杠桿…以及最近再次重申加強金融監管,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,包括對螞蟻集團的監管約談等,就是為了防止金融風險聚集、引發系統性風險。
面包店的充值卡、健身房的預付卡、洗衣店的儲值卡、教育培訓的學費、購物消費的預付款……它們的實質都是金融、都是金融加杠桿。
3
如果稍加留意,就會發現身邊這樣的案例并不鮮見:
手拿一筆錢去理財的,理著理著就把錢理沒了;表面光鮮的去玩金融的,玩著玩著就把自己玩進去了;本來是高負債加杠桿去炒房的,炒著炒著就把杠桿炒斷了……
從最早民間借貸的擔保理財、到ICO募資的數字貨幣空氣幣、到非法吸儲/放貸資金池業務的P2P、到難以退出的私募股權融資、到剛性兌付打破下的信托理財暴雷、再到蜂擁而上的買房站崗。
天使和魔鬼一步之遙。金融在放大收益的同時、也在加速爆倉,可絕大多數人只看到了金融的收益、卻忽視了金融的風險。更別說一些借著金融的旗號、實質是搞詐騙的假金融…只會讓人墜入深淵。
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,在借力金融的同時、一定要對金融保持敬畏。
在順周期、資產上漲的環境里,當然杠桿越高越好,因為杠桿的收益遠超過杠桿的成本…對于貸款高杠桿買房來說,就是房價的漲幅超過了貸款的利息。
可在逆周期、資產不漲甚至下跌的環境里,杠桿就會反噬、其猙獰的一面就會顯露。資產不漲、項目不賺錢,可你的債務額和利息卻是實打實確定的、是必須要還的。就好像房產投資來說,房價不漲就是跌、畢竟月供要還利息要付。
暴漲和暴跌盈虧同源,暴富徘徊在暴死邊緣,還沒徹底弄懂金融之前,千萬別輕易的以為玩金融很輕松容易……
你在玩金融?千萬別被金融玩了!
